运费 = 实际重量 × 费率
需要注意的是,许多物流服务商还会采用“体积重量”作为计费比较基准,即根据货物体积折算成的重量(例如:体积重量 = 长 × 宽 × 高 / 折算系数)。最终计费重量取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中的较高值,但本文聚焦于实重计费场景。
1. 重货物流:例如机械设备、金属制品等高密度货物,实重计费通常比按体积重量计费更经济。
2. 运输方式选择:在海运、铁路运输等以实际重量为主要计费标准的模式中,企业可通过优化包装降低不必要的重量冗余。
3. 成本可控性:实重计费模式透明度高,企业可根据货物重量精准预测物流成本,避免因体积重量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预算偏差。
根据国际物流平台Freightos 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,在跨境海运市场中,实重计费占比约为65%,尤其在整箱运输(FCL)中更为普遍。
月份 | 实重计费订单占比 | 平均实重(kg/票) | 实重计费成本占比(总物流成本) |
2025年8月 | 72% | 18.5 | 68% |
2025年9月 | 75% | 19.2 | 71% |
2025年10月 | 78% | 20.1 | 73% |
数据表明,实重计费在企业物流中的比例逐步上升,可能与当前跨境电商出口中高价值、高密度商品类型增加有关(如电子产品、汽车零部件等)。
- 轻抛货(体积大、重量轻)采用实重计费可能不具经济性;
- 部分地区或渠道存在最低计费重量要求(如21kg起),可能增加小批量货物的成本。
建议企业结合自身货品特性,选择合理的计费方式,并通过物流管理系统(如TMS)实现实重与体积重的智能比对,系统化降低综合运费。
实重计费作为跨境物流的基础计费模式,其合理应用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与供应链竞争力。建议企业管理者结合货品结构、渠道特点及市场动态,在实重与体积重之间寻求最优计费平衡,同时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运输成本的精细化管控。
数据参考来源
1. Freightos国际货运指数(2025年Q3),
2. 金蚁云KingAnt TMS系统内部数据(2025年8-10月),
注:以上数据仅反映抽样趋势,实际应用需以具体业务场景为准。
没有相关评论...